创新方向
目前批准的保健饮料产品不多,主要以维生素运动功能饮料为主。饮料口味依旧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天然、营养、健康、便利、环保成为主流消费选择。下面从功能、原料、工艺形态三方面分析创新的方向。
功能创新方面。饮料的消费人群以年轻人为主,消费场景多为运动与工作间隙的放松休闲和能量补充。目前,保健饮料中缓解体力疲劳是最常见的功能。保健饮料尚待开发的功能领域有:在目前工作压力较大及电子显示产品普及的社会环境下,适合上班族的辅助改善记忆、缓解视疲劳功能。另外,适合饮酒者的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适合女性的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份等美容功能,适合佐餐场景的促进消化功能,还有适宜人群广泛的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改善睡眠等功能。
原料创新方面。目前,保健饮料原料以复合维生素氨基酸为主。接下来值得关注的原料有:胶原蛋白、花果来源抗氧化剂等皮肤健康成分,叶黄素与玉米黄质、花青素等视健康相关成分,DHA、磷脂酰丝氨酸、N-乙酰神经氨酸、顺-15-二十四碳烯酸等脑健康成分,γ-氨基丁酸等心情放松成分,低聚糖、膳食纤维、益生菌、酵素等消化道健康成分,姜黄素、低聚肽等同时兼具解酒与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成分。天然植物(如石斛、姜黄、桑葚等)、植物蛋白(如核桃蛋白等)、天然色素(如花青素、姜黄素等)、天然香料(如玫瑰花等)。辅料方面,代糖的植物甜味剂甜菊糖苷、低聚糖类、糖醇类也值得关注。有故事的传统和民族的药食同源素材也同样值得挖掘,草本凉茶、金银花露、刺梨汁、覆盆子果汁、沙棘果汁、枸杞果汁、诃子饮料等等。
工艺形态创新方面。避免添加防腐剂的高压灭菌工艺、传统酿造工艺、低温工艺等尽量避免人工添加和营养损失的工艺更受欢迎。酵素、果醋等传统发酵工艺制备的饮料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也日益受到青睐。总体来讲,我们认为凉茶、花露、浆果汁、植物蛋白、发酵饮料等都是不错的保健饮料创新方向。
保健饮料设计提示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核心推荐之一: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保健食品中的营养素补充剂每日食用量不得超过30毫升,因此饮料不能作为营养素补充剂的形式。但是这不影响我们在饮料中添加营养素强化剂。
►饮料口味依旧是消费者最关注的。保健饮料的开发,需要特别注意口感的优化和特征化。